<table id="vrjg5"></table>
<p id="vrjg5"></p>
  • <td id="vrjg5"><ruby id="vrjg5"></ruby></td>

  •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解析海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密碼 海財經研究院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調研報告(2022)》

    海財經·證券導報記者 洪佳佳

    海南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狀況如何?在發展上呈現出什么特點?哪些企業或行業受資本青睞?

    透過數據整理和科學分析,研判海南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趨勢和前景,海財經研究院聯合中國聯通(海南)創新研究院系統地開展了以專精特新企業為代表的創新型高成長企業調研項目,并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調研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于9月27日正式發布。

    《報告》從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發展情況、海南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狀況、專精特新企業折射產業發展新活力、海南專精特新企業資本版圖和海南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目標和扶持政策等維度,介紹分析了海南專精特新企業的情況,并給予了發展建議。

    《報告》援引工信部最新數據,我國已培育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48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萬多家專精特新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領域。目前,海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261家,其中“小巨人”企業12家。

    海財經研究分析指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新能力強勁,發展韌性足。整體來看,“小巨人”企業數量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與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產業基礎等因素同樣密不可分。

    765家企業完成上市

    經濟大省是“小巨人”誕生沃土?

    目前我國已培育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48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萬多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共有4357家企業入選,數量接近前三批的總和。

    海財經研究院統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依次是浙江、廣東和山東,分別擁有1073、877、764家,三省合計占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的近三分之一,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誕生的沃土。

    海財經研究院分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與當地GDP呈現出相關性。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有5個在2021年全國GDP數據排名中也位列前十,另外5個位于前十五。事實上,那些取得出色培育成果的地區,除了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外,與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產業基礎等因素同樣密不可分。

    例如,浙江省寧波市,在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城市榜單10強中位居第四,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海財經研究院分析,盛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主要原因與該市民營經濟十分活躍且政府出臺多項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政策密切相關。今年初,寧波市發布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實施方案,提出力爭至2025年,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爭創國家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試點城市。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是寧波爭創試點城市的主力軍之一。

    《報告》顯示,2021年“小巨人”企業營業收入總額超3.7萬億元,同比增長31.5%。利潤總額近0.4萬億元,平均每戶企業利潤4000萬元。截至2022年6月,有76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完成上市,主要布局在高端新材料、5G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集成電路、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熱門賽道。

    (數據來源:根據地方政府公布信息以及公開資料整理)

    四大主導產業引領發展

    境外資金入瓊折射自貿港建設活力

    海南省自2018年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重點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以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即“3+1”產業),引導海南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自2018年以來,滾動進入海南重點培育名單與后備培育的企業達400家。

    2022年6月,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2022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截至目前,正式在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數261家,含1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海南專精特新企業分布呈現出以北??冢?46家)、南三亞(33家)、西部澄邁(29家)儋州(22家)為主,其他市縣零星分布的局勢。值得一提的是,三沙、臨高、昌江在今年出現首家專精特新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從行業分布來看,海南專精特新企業近八成企業分布在制造、軟件、農林牧漁三大行業。這與海南的“3+1”產業導向密不可分。正所謂“十年磨一劍”,海南專精特新企業整體經過時間檢驗,平均成立時間13.4年,“專業化”特征明顯。

    從企業規模來看,海南專精特新企業的實繳資本主要集中在1000萬以內,但也不乏“億元級”企業。有兩家企業實繳資本在10億以上,分別是海南漢地陽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信義玻璃(海南)有限公司,兩者從事的行業分別為采礦業與制造業,企業類型皆為港澳臺投資參與企業,前者為臺港澳與境內合資,后者為港澳臺法人獨資。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專精特新企業主體多元開放,也吸引了許多境外資金。在261家企業中,有12家為港澳臺獨資或投資參與企業,有6家企業為中外合資企業。海財經研究院表示,企業主體繁榮多元,不僅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力量,還為海南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土壤。

    專精特新企業折射產業發展新活力,《報告》通過“一座城市”“一座島”“一個園區”和“一個案例”等角度,介紹了海南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加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龍頭企業作為“鏈主”發揮的領軍和生態整合作用值得重視。

    《報告》梳理了海南聯通在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頭雁”效應,在車聯網、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智慧文旅等領域帶動了一批中小企業共成長。

    作為“鏈主”單位,海南聯通在海醫二院&海南聯通5G無人機智能配送項目、海南省基于5G物聯網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工程項目、臨高角解放公園5G智慧文旅項目等項目中“鏈動”海南飛行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遠智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江蘇蓋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小企業,充分發揮“鏈主”的領軍和生態整合作用。

    (海南省專精特新企業區域分布圖)

    醫藥制造業最受資本青睞

    海南力爭2025年“小巨人”企業達40家

    《報告》顯示,海南省261家專精特新企業中,8家在新三板市場掛牌,6家在A股上市。6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4家為醫藥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成專精特新企業“主力軍”。

    6家A股專精特新企業均位于??谑??!秷蟾妗氛J為,??谏鲜泄径?,也是??趦灹紶I商環境的成果體現。一方面,??趧撔聞摌I活躍,企業基數比較大,不斷有不同領域的優秀中小企業脫穎而出;另一方面,??跓o論企業還是政府都有強烈的市場化意識,有利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壯大規模和提升實力。

    2022年,海南261家“專精特新”企業中,共計有36家企業獲融資。行業領域分布中,醫藥制造業明顯領先于其他行業,有14家曾獲融資,最受資本市場青睞,其次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農業,分別是5家和4家。

    從全國范圍來看,“小巨人”企業數量與當地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產業基礎等因素密不可分,海南也不例外。

    在企業數量方面,《海南自由貿易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中提出,力爭到2025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40家,規模以上企業達到9800家以上。

    在重點產業方面,《海南省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作實施方案(修訂)》中提出聚焦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以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即“3+1”產業),引導海南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促進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發展,形成滾動發展梯度培育格局。

    同時,《海南省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作實施方案(修訂)》圍繞金融服務、公共服務、財政扶持、品牌宣傳四個方面提出培育扶持政策。

    政策支持與企業內修結合

    方能加快海南“專精特新”品牌建設

    時值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時代機遇,《報告》指出,通過專精特新企業提速“3+1+1”產業發展,海南正在尋求加速突圍:高新技術產業隊伍逐步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隊伍逐漸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精英梯隊”逐漸成型……產業崛起的同時,企業創新能力亟待提升。海財經研究院表示,在“3+1+1”產業中,已逐漸形成一支醫藥隊伍、一支現代服務隊伍、一支信息隊伍,他們正鞏固海南的產業地基,貢獻產值力量,但是目前整體來說創新能力較弱、科技研發隊伍單薄。

    企業漸成規模,“專精特新”招牌尚需擦亮。專精特新企業的隊伍逐漸壯大,漸成規模,但海財經研究院走訪發現,對于部分擁有“獨門絕技”的專精特新企業來說,有的名揚四海,有的卻似“滄海遺珠”,他們大多苦于渠道,也缺乏市場推廣的經驗與方法,未獲得市場認可度;有的剛步入正軌,研發需求旺盛,卻缺乏各類資源,如與大院、大所的技術合作;許多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業者為工科背景,缺乏管理經驗和知識,這些都阻礙著專精特新企業的快速、有效成長。這時,專精特新的品牌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報告》建議,加快海南“專精特新”的品牌建設,使其成為海南產業發展的一張名片,成為通行市場的金字招牌。一方面,要使獲得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能切實代表海南產業發展的最高水平,增強企業的榮譽感、自豪感;另一方面,各級各部門要在融資、技術改造、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激勵中小企業不斷加大創新研發力度。

    支持政策尚未形成體系,政策力度和精度有待提升。近年來,海南省在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方面出臺了一些梯度培育、資金獎補等措施,但政策豐富性、創新性、針對性不強,效果仍有待提高。

    從體制機制角度看,海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尚未完全形成;從市場結構角度看,市場結構的新老問題影響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從配套服務角度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長期存在。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地方政府服務中小企業的意識和能力。此外,完善土地、財稅、投資、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瞄準企業需求靶心,為企業提供高效、精準的服務,推動傳統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

    海財經研究院建議,針對目前海南的產業現狀,海南在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時,要關注四大主導產業與“專精特新”的匹配度,利用自貿港的產業優勢,緊扣自貿港政策,找準切入口,引導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方向,賦予企業更多自貿港元素。

    關鍵詞: 《海南自由貿易港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調研報告(2022)》
    責任編輯:冼雅雯

    Copyright©海南日報報業集團 海財經·證券導報       電話:0898-66810989

    傳真:0898—66810874      舉報郵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5樓      備案號:瓊ICP備2021009621號-2

    18以上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无码91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免费无需播放器看_av在线天堂网址澳门
    <table id="vrjg5"></table>
    <p id="vrjg5"></p>
  • <td id="vrjg5"><ruby id="vrjg5"></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