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看懂自貿港
歡迎來到我們的環球自貿港,
看看今天地球上發生了什么。
海財經·證券導報5月31日訊 環球自貿港聚焦昨夜今晨全球經濟及公司動態。
自貿港方面:
內地與香港監管機構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將符合條件的ETF納入互聯互通;
香港財政司陳茂波:進一步簡化香港第二上市要求,為回流“中概股”提供支持。
全球經濟動態方面:
日本央行行長表示日元走軟主要因油價高漲,繼續實行寬松政策;
現代汽車集團五年投資5.4億培育250家初創企業;
澳奶粉商Bubs股價暴漲77%,與美國達成出口協議;
干旱導致水力發電減少,美國天然氣價格創13年新高;
應對勞動力短缺,美國一季度機器人訂單飆升40%;
德國4月進口價格飆升31.7%,創近48年最大漲幅;
應對天然氣價格上漲,英國開征25%能源利潤稅。
中新社:內地與香港監管機構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將符合條件的ETF納入互聯互通
為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內地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5月27日發布聯合公告,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將符合條件的交易型開放式基金(下稱ETF)納入互聯互通。
公告稱,ETF納入互聯互通后,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ETF基金份額。
關于投資方式,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投資ETF,僅可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不允許申購贖回。
關于投資額度,ETF投資額度與股票投資額度一并統計及管理。
中通社:香港財政司陳茂波稱進一步簡化香港第二上市要求 為回流“中概股”提供支持
5月29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最近進一步簡化了大中華企業到香港作第二上市的要求,為須管理好政治風險而回歸的“中概股”提供支持。
陳茂波表示,香港一直努力革新自身證券市場的制度,提升競爭力,包括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自2019年至今,透過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回流香港的“中概股”發行人共21家,以市值計,它們合共占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總市值超過七成。
— 亞洲?—
日本經濟新聞:日本央行行長表示日元走軟主要因油價高漲 繼續實行寬松政策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于當地周一表示將繼續堅持強有力的貨幣寬松政策,以幫助經濟從低迷狀態中復蘇。
本月早些時候,日元兌美元匯率曾一度跌至20年低點,為1美元兌131.35日元,是過去3個月中表現最差的10國集團(G10)貨幣,年初以來累計下跌了14%。這引發了人們對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的擔憂。
黑田東彥表示,物價指數四分之一的漲幅是由日元疲軟帶動的,其余部分都是由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致,而這些商品都以美元計價。
韓聯社:現代汽車集團五年投資1000億韓元培育250家初創企業
現代汽車集團和現代汽車鄭夢九財團30日表示,公司將在未來5年投資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培育250家初創企業,借此創造6000個工作崗位。
具體來看,公司在2023年至2027年五年規劃中大幅擴大了相關培育和投資的規模。資金來源方面,公司將成立新基金,直接投資150億韓元,其余850億韓元將通過企業說明會(IR)或投資說明會等籌集。相應投資將用于培育250家初創企業,同時增創6000個工作崗位。
— 美洲?—
路透社:澳奶粉商Bubs股價暴漲77% 與美國達成出口協議
澳大利亞嬰兒配方奶粉制造商Bubs Australia與美國達成協議,將其產品運往美國,以幫助緩解美國奶粉危機。受此消息提振,該公司股票暴漲77%,創五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表示,該公司將向美國提供至少125萬罐嬰兒配方奶粉。
美國監管機構一直在采取措施增加配方奶粉的供應,因為全國各地的貨架都出現了短缺。
華爾街日報:干旱導致水力發電減少 美國天然氣價格創13年新高
由于庫存仍遠低于平均水平,干旱導致的水力發電不足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天然氣庫存緊張,美國天然氣價格已攀升至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當前,美國經通脹調整后的物價達到了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當時金融危機加劇,美國經濟逐步陷入大衰退。
按實際價格計算,美國天然氣近月價格位于自1990年以來的歷史86%分位。這表明,美國需要采取重大措施來緩解天然氣短缺。
CNN:應對勞動力短缺 美國一季度機器人訂單飆升40%
根據美國推進自動化協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美國機器人訂單增長了40%,超過2021年全年21%的增幅,推動該行業的估值達到16億美元。
“人們想要減少勞動力?!弊詣踊O備制造商Ametek的首席執行官大衛·扎匹科表示,機器人至少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臨時解決方案。
今年3月,美國的職位空缺達到了創紀錄的1150萬個,一些專家預測,勞動力危機可能會持續數年。
— 歐洲?—
彭博社:德國4月進口價格飆升31.7% 創近48年最大漲幅
德國統計局周一表示,受能源價格上漲的推動,德國4月份進口價格較去年同期飆升31.7%,為1974年9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包括氮化合物、金屬和塑料在內的中間產品價格的上漲也是造成這一漲幅的主要原因,與市場預期的32%的漲幅基本一致。
與3月份相比,4月份進口價格環比上漲1.8%,預期為2%。
4月份出口價格同比上漲16%,較3月份上漲0.8%。
英國衛報:應對天然氣價格上漲 英國開征25%能源利潤稅
英國財政部發表聲明,宣布將對石油和天然氣企業征收“臨時性”能源利潤稅,稅率為25%。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表示,上述稅收收入將專門用于一項150億英鎊的救濟方案,幫助英國民眾應對不斷上漲的家庭能源開支。第一年,英國政府將籌集50億英鎊,不過一旦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恢復正常,這一能源利潤稅將被逐步取消。
撰稿:海財經研究院研究員 郭靜瑜
編輯:吳梅娜
視覺:吳哈哈
制作:海財經研究院? ? ? ?
出品: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海財經
關鍵詞: 環球自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