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財經·證券導報訊(記者 馬麗娜)4月19日,記者從“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迎接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系列新聞發布會——優化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專場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培育高質量主體為目標,堅持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和優化服務一體推進,積極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178.69萬戶,同比增長40.17%,增速全國排名第一。2018年4月13日至今年3月底,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39.85萬戶,增長率116.17%?!犊傮w方案》發布以來,全省新增市場主體94.71萬戶,增長率88.83%。
據了解,為加強營商環境法治體系建設,海南推動出臺全國首部反消費欺詐領域地方立法《海南自由貿易港反消費欺詐規定》、全國首部公平競爭領域立法《海南自由貿易港公平競爭條例》;推動在全國率先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主體注銷條例》,創新提出依職權注銷、代位注銷、除名制度;推動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創新提出未注冊馳名商標實施跨類保護,平行進口、貼牌加工的注冊商標商品保護規則和知識產權糾紛早期中立預判或評估制度等制度;在全國率先出臺跨境電商合規經營健康發展指導意見和常見經營行為合規指引。
在持續降低市場準入準營門檻方面,海南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和環節,實現企業設立、公積金和社保登記、刻章和稅務發票申領、銀行預開戶等事項“一網通辦”,企業開辦時間由從2018年的8.5個工作日壓縮至現在的1個工作日,辦事環節由至少7個壓減至1個。實現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實物印章和電子印章同章同模同效力。13個市縣推行免費送章,企業開辦實現零成本。創新準入即準營改革,“證照分離”改革全國力度最大,我省實行告知承諾事項109項,數量全國第一,比其他自貿區多42項。在全國率先將非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改革的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實現政務服務減事項、減材料、減材料、減流程。正在推動“一業一證”、“一業一照”、涉企“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深化注銷便利化改革,將簡易注銷公告期從45天壓縮至7天,全國最短,大幅降低退出市場時間成本。
同時,海南在全國率先推行信用修復制度,被國務院在全國推廣。建立市場監管事項、輕微違法免罰和生產經營風險“三項清單”。實行首席風險官制度。上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按風險分類結果實施低干預、高效能的精準靶向監管。全面實施網格化監管,采取“定崗、定格、定人、定責”措施,打造上下貫通、左右互聯、無縫銜接的管理體系。
2019年4月,海南被確定為全國首個“強化競爭政策”試點,成立了全國境內首個公平競爭委員會。出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公平競爭條例》,并完善了配套制度,基本建立了自貿港“1+N”公平競爭制度體系框架。實現了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定量評估全省覆蓋,全省清理存量政策措施、審查增量政策措施修訂、廢止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近4萬件。查辦了一批在全國或省內具有較大影響或標志性意義的壟斷案件。
在強化質量基礎設施支撐方面,海南啟動建設國內相關領域唯一的“降解材料質量安全評價與研究”“熱帶蔬果質量與安全”2個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建立全國首個省級綠色標準體系。服務海南特色產業發展,建立旅游消費、芒果、咖啡、香料、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等產業標準體系。出臺檳榔質量安全監管方案和地方標準,引導檳榔產業規范發展。試點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行動。引導認證機構開展綠色產品認證活動。規劃全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累計建立223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授權11家單位建立91項計量標準,補充檢定力量不足。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張東斌表示,下一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強化競爭政策試點,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市場監管機制,寓監管于服務,更大強度化解重大風險;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更大力度夯實發展基礎,為服務市場主體發展、服務自貿港建設貢獻力量。